酿酒葡萄有效积温,葡萄酿酒温度是多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酿酒葡萄有效积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酿酒葡萄有效积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适合山东烟台地区栽培的葡萄品种?(早熟、晚熟、食用、酿酒)?
早熟品种指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在115~130天,≥10℃年活动积温2400~2800℃的葡萄品种。在生长期积温较低的地区和市场需求早熟、早上市的地区,可进行发展。
中熟品种指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130~145天,≥10℃年活动积温2800~3200℃的葡萄品种。
晚熟品种指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145~160天,≥10℃年活动积温3200~3500℃的葡萄品种。
把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100~115天,≥10℃年活动积温2000~2400℃的葡萄品种称为极早熟品种。把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在160天以上,≥10℃年活动积温3500℃以上的葡萄品种称为极晚熟品种。
葡萄酒产地分布纬度?
在我国北纬25℃~45℃广阔的地域里,分布着各具特色的葡萄、葡萄酒产地,但由于葡萄生长需要特定的生态环境,同时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也有差异,这些产地的规模较小,较分散,多数在中国东部。
东北产地
包括北纬45℃以南的长白山麓和东北平原。这里冬季严寒,温度在-30℃~40℃,年活动积温为2567~2779℃,降水量635~679mm,土壤为黑钙土,较肥沃。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欧洲种葡萄不能生存,而野生的山葡萄因抗寒力极强,已成为这里栽培的主要品种。
渤海湾产地
包括华北北半部的昌黎、蓟县丘陵山地、天津滨海区、山东半岛北部丘陵和大泽山。这里由于近渤海湾,受海洋的影响,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活动积温为3756~4174℃,年降水量有560~670mm,土壤类型复杂,有砂壤、海滨盐碱土和棕壤。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酿酒葡萄产地,其中昌黎的赤霞珠,天津滨海区的玫瑰香,山东半岛的霞多丽、贵人香、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洛、佳利娜、白玉霓等葡萄,都在国内负有盛名。渤海湾产地是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优良的产地。葡萄酒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
世界葡萄酒产区的分布纬度主要在北纬30-52°和南纬15-42°,纬度对葡萄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气候,同一纬度气候相似,因此该纬度范围同样适合种植酿酒葡萄,酿出优质葡萄酒。
哪一种葡萄酿的酒最好?
其实葡萄酒好不好喝更多取决于个人口味,相对来说刚入门的的人会更喜欢酒体轻一点的葡萄酒。一般来说赤霞珠作为全世界最出名的葡萄品种,产量最多,知名度最高,所以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选择它。但是并不合适入门级的人喝,原因是它的丹宁太高,味道太涩。反而,梅鹿辄(梅洛)的口感比较柔和,果香芬芳,会让更多人,特别是入门级别的人喜欢。个人建议,如果你是入门级的话,或者要买来和大家一份分享的话,选择梅鹿辄(梅洛)是绝对没有错的。个人推荐美国圣密夕尔古堡的梅洛,此款梅洛市场零售价格是260元左右,是我喝过的几十款梅洛中,感觉口感最好,最柔和也最受欢迎的。
葡萄酒使用的是酿酒葡萄,酿酒葡萄的果实小、皮厚、多汁少肉,单宁含量高,因此口感较涩,比较适合用来酿造葡萄酒。常见的有赤霞珠,黑皮诺,佳美和西拉;而食用葡萄更甜,皮薄,肉多好吃,适合食用但不适合酿酒。
做葡萄酒用什么葡萄?
除了极少数葡萄品种(例如,Muscat of Alexandria)既可以鲜食,又可以酿酒外,其他情况下,市面上所见的葡萄酒都是用酿酒葡萄(wine grapes)酿制的。酿酒葡萄与我们平常使用的鲜食葡萄(table grapes)是不一样的。
鲜食葡萄的特点是皮薄肉多汁少, 水分大, 主要是甜味,好吃,但是无法酿出好的葡萄酒;酿酒葡萄的特点是皮厚汁多肉少,而且颗粒小, 风味足,能酿出平衡浓郁的高品质葡萄酒。另外,酿酒葡萄通常比鲜食葡萄要贵得多。
红葡萄酒赤霞珠是有君王之尊的红色葡萄品种。果穗长圆锥形,有歧肩,果穗平均重约250克,最大果穗重300克,果蓝黑色,近圆形。单果重1.3克,出汁 率72.7%,可溶性固形物含16.3%,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3个。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长期平均143天左 右,有效积温2732.3℃。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力中等,但在昆明地区成熟时正值雨季集中阶段,影响固形物含量的积累,果实成熟时,尚有部分绿果。
理想的赤霞珠葡萄酒富含单宁酸,酒体适中或丰满,口味通常较干涩。由熟透的葡萄酿制的色泽很深的加本力酒经常有一种薄荷或雪松的气味,同样伴有黑樱桃或巧克力的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酿酒葡萄有效积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酿酒葡萄有效积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32028.html